('\t得保证他的身体好,自己有个啥才能有人照应。
就两三个人吃饭,能吃多少菜,爱种不种。
陈富贵的工作最终卖给了老游,双方说好以后怎么交接,钱也给了,这事才算消停下来。
一个学期结束,眼看要放寒假,分田到户的消息下来了。
李青香家就她一个人是农业户口,其余人全都是商品户口。这次,大队支书算是比较照顾她,把她的田分在了那八间烂牛棚的边上。
这是李青香特意要求的,还是徐达茂传的话,大队支书一想,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往后再不用出工,谁也不会听他这个大队支书的指挥,能给人方便就给人方便,多得点香火情,将来有啥事也好找人帮忙。
李青香的意思他懂,烂牛棚是她的,后边的田也是她的,照顾起来方便。
田分下来,李青香和陈富贵去看了看,告诉徐茂达。
“以后我家的田归你种,收上来的粮食你看着给,不给也没什么,就一个人的田,也没多少。”
徐达茂承诺:“行,给我种,别人多少我多少。”
“无所谓,你看着办就好。”李青香也不在乎这一点。
一个人的田,要是自己种,除去人工,化肥,种子,根本不剩多少。徐茂达家有好几个人的田,合在一起种划算些。
田地分完,没多久学校放假,陈德海回来了。
过没几天,陈雪和陈哲天也回来了,家里热闹了不少。南方冬天比北方要好过些,不会那么冷,就是潮湿,不是下雨就是下雪。
除夕一过,84年转眼来临,李青香的心里热乎乎的。
这一年开始,很多事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她的年纪也跟着到了54岁。
人过五十,身体每况愈下,一年不如一年。
她也看开了,不想让自己那么辛苦,手里握着几处房子,还有两处服装厂的提成,算是不错了。
等服装厂不需要她提供图纸了,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房产上。
别的不会搞,也没力气去搞,买房子总是会的。
陈雪和陈哲天在家里过了元宵才回去,李青香给他们拿了不少吃食,腊鸡板鸭咸鱼咸肉,还有家里做的江米条。
豆豉菓,南瓜干,茄子干,冬瓜糖,每样都拿了些。坐飞机可以托运,陈雪爱吃这些,她尽量满足。
开学后,家里又恢复了以前的冷清。
这样的日子持续到陈富贵退休,才热闹起来。
今年暑假陈雪和陈哲天没回来,说是陈哲天要去一个地方做课题,陈雪不放心,陪着他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