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最风流作者:赵子曰
67发踪指示功人也能得走兽为功狗
在广陵和在赵、魏时的局势不同,荀贞对在广陵之施政的重点早有计划。
先是访问名士,继而访问学校,接下来,却也不是处理郡事,或者准确说,接下来却也不是以“案牍为劳”,而是以农事为重。
访问士人、察看郡学,这两件事都是“虚”的,虽然“虚”,却也是必须首先要做的,在很时候,“虚”的东西比“实”的东西重要,该做的“虚”的做完之后,接下来jiùshì“实”的了,而“实”的中,最重要的jiùshì“农事”了。
所谓“耕战”,也即“兵农合”,“兵事”和“农业”从来是密不可分的,有了“农业”的基础,才能有“兵事”的shènglì,所以在“礼贤下士”、“重儒尊教”的姿态做足了之后,接下来要做的当然第个jiùshì“农事”了。
农事不但和兵事有guānxì,同时也是和老bǎixìng、包括士族和豪族之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。
所以,接下来以“农事”为重,不管是和荀贞“将要讨董”之大计,抑或是和郡中士、民的日常生活都是个息息相关、在“实”的方面最该看重的东西。
因而,荀贞在造访过郡中名士、查访过郡学之后,只在郡府里休息了天,即使是在陈芷有孕的情况下,他也没有在郡府都停,接着就再次巡行诸县,而这次,jiùshì不再“务虚”,而是“务实”,以巡视农业为主了。
郡守巡视郡中农事,通常是在春季,称为“行春”,荀贞在西乡为吏时,当时刚上任的颍川太守阴修就曾行春,路经西乡,也借此机会,荀贞和颍川的许士人才初次相识,比如陈群,jiùshì那次才初次相见的,现在当然不是春天,但荀贞作为本郡之太守长吏,却也不定是非要在春天才能视察诸县的,徐州去年十月刚遭贼乱,农业急需复兴,虽然之前有张超在任,可现在líqù年还不到年,荀贞作为个刚来到任的太守,查看各县农事却也是在情理之中。
荀贞之前访问各县名士时,就借那次机会,顺道察看过了遍郡中各县的农业情况,这次再去看,自然jiùshì有的放矢了。
每到县,与当地县令长谈及当地农事,荀贞都清楚了解,县令长不能隐瞒,无不以荀贞为神,俱皆吃惊。
广陵这边水,和颍川、赵、魏的农业情况有点不样,除了旱地,还有水田。
水田的耕作方法和旱田的耕作方法显然是不同的。
荀贞对水田耕作的方法了解不,但他从来不是个“打无zhǔnbèi之仗”的人,早就就此仔细询问过臧洪、袁绥诸吏,也早就叫戏志才、荀攸、程嘉等访问过郡中的老农,故此对水田耕作现今也是点了解了,虽不说精通,但也不是外行人了。
对具体的农业耕作,不管是旱地、抑或是水田,都有所了解,那么地方的县令长自就越发难以在农业上加以欺瞒,对各县的农业,荀贞根据情况之不同,有的褒扬,有的就直接批评。
荀贞执政的风格,对士人礼重,但对无能之吏员却就没什么客气的。
又用了小半个月,荀贞巡视了遍郡中各县的农业情况,回到郡中,他做出了他来到广陵后的第个政事决策,下达出了第道政令,这时,离他上任到郡已过去个来月了。
荀贞的这第道命令jiùshì:他任命了十三个人,或总揽,或具体分别负责各县,来督办郡中、各县的农事。
他任命的这十三个人,都是他帐下之人,都是跟着他来广陵的、他所亲信之人。
按道理说,郡中的农事应是由郡吏、县吏负责的,荀贞委派的这十三个人既非郡吏,又非县吏,似乎不太héshì,可这十三个人都是他的幕僚,而且荀贞给他们了个“统调、协助郡县农事”的名义,这么来,也就算是说得过去,郡中、县里都没有什么话可说了。
这十三个人分别是姚昇、宣康等人。